風速儀在長期使用過程中,常因環境侵蝕、傳感器老化或機械磨損出現數據漂移——即測量值持續偏高或偏低,影響氣象預報、施工安全或HVAC系統調控。及時識別并處理此類問題,可大幅延長設備壽命并保障數據可靠性。
一、常見漂移原因
傳感器污染:灰塵、油污附著在熱敏元件或葉輪上,影響響應靈敏度;
軸承磨損(葉輪式):導致轉動阻力增大,低風速下響應遲鈍;
電子元件老化:電路板受潮、電容失效引發信號失真;
校準失效:長時間未校準,尤其在溫濕度劇烈變化環境中;
安裝位置不當:靠近障礙物或熱源,造成氣流擾動或熱輻射干擾。
二、日常維護要點
定期清潔:每月用軟毛刷或壓縮空氣清理傳感器,避免液體直接沖洗;
檢查轉動部件:葉輪式風速儀應手動輕撥葉輪,確認無卡滯;
防水防潮:確保接口密封圈完好,戶外設備加裝防雨罩;
避免暴曬:高溫會加速電子元件老化,建議遮陽安裝。

三、簡易自檢方法
零風速測試:在無風室內,熱式或超聲波風速儀讀數應接近0;葉輪式應完全靜止;
對比驗證:與另一臺已知準確的風速儀在相同位置同步測量,偏差超過±5%需警惕;
重復性測試:多次吹拂同一穩定風源(如風扇固定檔位),觀察讀數波動是否過大;
查看歷史曲線:通過數據記錄功能,分析是否存在緩慢上升/下降的趨勢性漂移。
四、何時送修或校準?
若自檢發現明顯異常,或設備已連續使用12個月,應送至有資質的計量單位進行年度校準(依據JJG 496-2021《風速表檢定規程》)。對于關鍵應用場景(如塔吊、風電場),建議每6個月校準一次。
通過“勤維護+早發現+定期校”,可有效遏制風速儀數據漂移,讓每一次風的測量都值得信賴。